close

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國古代歷史上革新與變法無數,主要可以分為如下幾種類型:一是奴隸社會內部富國強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二是地主階級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變法、李悝變法等。三是少數民族為漢化而進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機改革、清初皇太極改革等。四是封建統治者為挽救統治危機而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等。五是開國的相對賢明君主對統治政策的調整和改正: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等對統治政策的調整。本文盤點了中國歷史上十大變法的帝王,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吧!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相互交流討論。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 當之無愧的改革派,設立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修通全國各地到達咸陽的直道。大幅的改善交通,使得貨物能夠互通有無,文化交流迅速發展,中華民族從此不能分裂。 ... 漢武帝:劉徹 劉徹,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終結以家制天下,建立太學,舉孝廉制度,使得中小地主有的晉身途徑。漢初尊黃老之學,與民生息,政府對經濟不干預,武帝獨尊儒術後,先在思想上改變了不干預經濟的觀點,政府開始進行鹽鐵專賣制度,改革軍制,開始初步形成了丞相執政,大司馬治軍的軍政分裂。改革曆法,發罪己召,從此漢武帝的很多改革都成為一個優秀皇帝的典範。以發罪己召為最,幾乎成為後來臣子約束皇權的法寶。 隋文帝:楊堅 楊堅,即隋文帝,漢族,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大定元年(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楊堅在大寶殿駕崩,在位23年,終年64歲,廟號高祖,諡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隋文帝改革時間為581年至605年,在隋朝建立初期,隋文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採取的一系列強化措施。隋文帝改革以削弱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為目的,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對後世政治制度發展影響巨大的變革運動,為後世的行政制度奠定基礎。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 愛新覺羅·胤禛,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一朝,整頓吏治,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並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 雍正皇帝利用滿族的執政基礎,徹底終結了延續千年的士族不納糧制度,實現士紳一體納糧,從根本上降低了土地兼并速度,從而出現了清朝人口迅速增長。設立軍機處,差不多就是今天政治局常委的雛形。各部尚書和總督差不多就是今天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改土歸流,使得基本上解決少數民族問題。 孝文帝:元宏 拓跋宏),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改革家。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頓吏治,立三長制,實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他以「南伐」為名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於谷塘原之行宮,享年33歲,諡號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稱孝文漢化,是指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是漢化運動,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戶調製,變革官制和律令,遷都洛陽,改易漢俗等。 ...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即唐太宗,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大力推廣科舉制,使之得以延續,改革官制,設立節度使制度,開始文武分制。設置御史臺,開始了初步監察制度。初步消滅了大宗族影響政治的局面。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 設立三司使,財政獨立,設立樞密院,軍政獨立,設立通判,監督知府。知府向丞相負責,通判向皇帝負責。形成今天書記、市長分制的雛形。宋朝很多監督機構開始完善,司法開始獨立,提刑官的出現,標誌宋朝開始出現了官員的專業化。全面的改革結束了皇親、後宮干政。 明成祖:朱棣 朱棣,即明成祖,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永樂皇帝等。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後被封為燕王。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朱棣駕崩後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長陵。 設立內閣制,使得文官執政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虛化皇權,才會有後來幾十年皇帝不上朝,政局基本穩定的局面。設立並重新啟用錦衣衛和東廠,使得初步出現了間諜體系。 ... 新朝新始祖高皇帝:王莽 王莽,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鄲大名縣)。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人雖然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因漢哀帝喜好男風,專寵董賢,荒淫無度,二十六歲遂死,皇權旁落的情況下,才被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 王莽改制又稱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宋神宗:趙頊 宋神宗趙頊,初名趙仲針,治平元年(1064年),趙頊進封潁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趙頊被立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繼位。神宗在即位之初,耳聞目睹積貧積弱的困境,故宋神宗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變法,稱稱「熙寧變法」。在變法的過程中,神宗以君權的力量,保證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元豐八年(1085年),趙頊在福寧殿去世,享年38歲。 宋神宗在即位之初,耳聞目睹積貧積弱的困境,故宋神宗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變法,稱稱「熙寧變法」。在變法的過程中,神宗以君權的力量,保證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同年七月至十一月先後頒布實行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 秦孝公 秦孝公,嬴姓,趙氏,《越絕書》作秦平王,《史記索隱》記載名渠梁。秦獻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秦孝公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 明神宗:朱翊鈞 朱翊鈞,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朱翊鈞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在神宗支持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力得到恢復,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為挽救明王朝,緩和社會矛盾,在政治、經濟、國防等各方面進行的改革。從維持明王朝的長遠統治出發,統治階級內部的一些當權人物認為,必須改革政治,尋求一條自救的道路。在這樣的形勢下,張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 武帝:劉裕 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皇帝。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史稱劉宋或南朝宋。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并,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親自聽訟,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出征北魏,結果還未來得及出兵,便於同年病逝。 劉裕改革,指劉裕從東晉義熙年間到劉宋永初年間進行的各項改革。劉裕從公元405年開始,針對東晉以來的政治、社會各方面的問題進行的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實行土斷法,恢復秀才、孝廉策試的制度、整頓賦役制度、取消苛捐雜稅、禁止豪強封固山澤、抑制兼并、賑濟窮人、振興教育、精簡僑州郡縣、削弱士族權力、強化中央集權等等。 古代改革、變法眾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變法成功者,緩解社會矛盾,國家富足,軍隊強大,成為當時的強國;變法失敗者,國家都走向衰微,甚至滅亡。無論成敗每次改革都有激烈的鬥爭 ,這無數次革新與變法實踐表明,變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內容簡介

  孫中山主張五權分立的「總統制」,總統直接民選,並建構一個「民主廉能政府」,主張總統是有實權的國家元首。作者認為,我國政制如採類似法國的「半總統制」,並不違反孫中山政府論之本義。

  五權分立的要旨在保障監察制度的超然,文官制度的中立及司法獨立。但如果行政權介入司法審判,如果監察委員、考試委員與大法官的產生皆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則一旦總統與國會多數黨是同一政黨時,就可能變成「一黨獨裁」,完全失去「五權分立」的意義。而考監制度之超然中立,即在杜倖進於前,復有以懲溺職於後,防止行政權的濫用。此外,孫中山也強調「地方自治」的重要性。

本書特色

  ★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演講為基本骨架,並加上《孫文學說》、《國父全集》等相關言論著作,整理出的教科書性質書籍。

  ★以政治學研究法長期分析,區分為政黨論、政權論、政府論三篇,此為第三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春生


  臺灣臺南人,1937年出生。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學研究所畢業,甲等特種考試普通行政人員最優等及格。曾任臺灣大學教授、三民主義研究所所長、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開授大學部課程(國父思想、本國憲法),研究所課程(中華民國憲法專題研究、臺灣政治史專題研究),高普特考典試委員、國民大會憲政顧問。1993年教育部頒教學特優教授獎、現職為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著作:《國父政黨思想研究》(中正學術著作獎、國科會獎助)、《國父政權思想研究》(建國七十年菲華中正文化學術著作獎、國科會獎助)、《新文化的旗手―羅家倫傳》、《國父政府思想研究》、《國父思想論文選集(編)》(上下兩冊)、《臺灣憲政與民主發展》、《臺灣社會與國家政策》、《臺灣主權與兩岸關係》、《臺灣政黨與政治文化》等書。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孫中山政府思想之淵源
第一節 中國固有者
第一項 孟子民貴學說
第二項 中國考監制度
第二節 規撫歐美者
第一項 議會政治
第二項 三權分立
第三節 孫中山獨創者
第一項 五權憲法
第二項 權能區分

第三章  孫中山政府思想之理論
第一節 權能區分理論
第二節 五權分立理論
第一項 五權分立的意義
第二項 五權分立的內涵
第三節 均權主義理論
第一項 均權主義的必要
第二項 均權主義的原則
第三項 均權主義優點
第四節 地方自治理論
第一項 地方自治的起源
第二項 地方自治的重要
第三項 地方自治的實施
第四項 地方自治的組織
第五節 政黨政治理論
第一項 政黨政治的必要
第二項 政黨政治的競爭
第三項 政黨政治的制度
第六節 文官制度理論
第一項 文官制度的起源
第二項 文官制度的類型
第三項 文官制度的建立

第四章  孫中山政府思想之制度
第一節 政權機關─國民大會
第一項 國民大會的性質
第二項 國民大會的組織
第三項 國民大會的職權
第二節 治權機關
第一項 大總統
第二項 五院制
第三節 政治機關相互關係
第一項 國民大會與大總統之關係
第二項 國民大會與五院之關係
第三項 大總統與五院之關係
第四項 五院之間相互關係
第四節 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孫中山政府思想之特徵
第一節 民主的政府
第二節 法治的政府
第三節 廉能的政府
第四節 責任的政府
第五節 專家的政府
第六節 服務的政府

第六章─結論

參考書目
 

自序

  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由此可知三民主義思想是中華民國憲法制度的重要指導原則。吾人在研究中華民國憲法之前,必須對三民主義理論做深入的研究,進而得一確切之結論,庶能增進對吾國憲法之認識。可惜的是,國人對我國憲政制度爭議殊多,對孫中山先生之「五權憲法」,見仁見智,各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有人主張修憲,以符孫中山先生創立「五權憲法」的主旨;有人認為現行憲法已經符合孫中山先生「五權憲法」的精神。

  個人對公法學素具興趣,蓋有感於若要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非建立一個良好政府不可,而良好政府的條件,一在於「人」;一在於「法」。固然,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然則,若無「法」,就是一個沒有組織的社會,而不是一個「國家」了。人生於世,追求幸福乃人之本能和權利,任何人不得干預他人為追求幸福而奮鬥的自由權利,只要在追求自己幸福的過程,不影響他人的同樣自由權利即可。然則,「法」為何物?個人認為「法」就是「制度」,沒有「法」,就「沒法度」。我們要建立一個良好政府,就必須使「制度」健全!

  孫中山先生一世,為苦難中國而奮鬥,他逝世,個人尚不自知置身何處?蓋余之生也晚,來不及和他研究憲政制度的問題。如今,只有從其留下來的文獻和遺言,配合政治學理論,參酌各家高明見解,誠懇的研究他在政府制度方面的真正主張,而加以歸納創新,俾使孫先生的「政府論」得以更充實,而不違背其民權主義真精神。以故,吾人堅決認為,研究他的「政府思想」,斷不可只看「五權憲法」及「建國大綱」,而必須將其「三民主義」思想與「五權憲法」理念併合研究才行。

  吾人認為孫先生是改變中國歷史的關鍵人物,其思想頗具研究價值,雖然有人故意不關心他和他的思想,但吾人須知,雖然他的革命未完全成功,他的思想亦未具學術論文一樣的有系統。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他的思想和行動改變了中國。

  過去數年來,吾人對孫先生的政治思想,曾做過部份較深入的研究,如1978年發表過《國父政黨思想研究》,1981年發表過《國父政權思想研究》,均本乎學術良心鑽研,不為任何個人,亦不為任何團體,只忠於「孫中山精神」和謹守做為一個學術研究工作者應具備的人格和良知。幸而,前二書曾獲好評,因此,乃繼續從事本專題之研究。無論如何,「國父政府思想研究」已成為個人對「中國國民黨政治思想」系列研究之三。吾人不敢謂為是「佳作」一篇,但日以繼夜,對本論文花過不少心血,則為事實。

  在此,我特別要感謝的是幾位師長的指導:如在我大學時代教過我「中國政府」的傅啟學教授,對本論文章節的安排曾給我寶貴的啟示,許多重要觀念亦承蒙指點;教過我「憲法」、「行政法」兩門課程的張劍寒教授,亦曾對我提出的問題加以解惑,使我對自己的見解產生無比信心。還有阮毅成教授知道我在研究孫中山的「政府論」,特別主動寄給我一本《胡漢民自傳》,並勾劃出孫中山先生主張建立「總統制」政府的重要證據,使孤陋寡聞的我,獲益不少,並對本專題之研究能掌握住正確的方向。他們的善意以及對學生「誨而不倦」的精神,將使我永銘在心。還有幾位平日常給我鼓勵的師友,他們的政治精神也是我模仿的榜樣。個人自量不適於經商,也不適於仕途,我將走孤寂的學術道路,一輩子,常聞書香;並與古今中外富於公義和良知的學人為友。這是我的快樂!

  本書之研究,儘管澆灌過我的心血,但不敢說沒有缺點和疏漏,尚望大雅方家予我指正,不勝感禱之至。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2950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對孫中山先生政治思想的系統研究,個人認為最為艱難的是關於政府論的部分。何以政府論部分最艱難呢?主要原因不只因為原始資料較少,而且他的前後言論有些地方並不一致,遂使孫中山遺教及憲法學者對中華民國憲法上政府組織及其關係方面,發生許多爭論,這些爭論,至今仍未有「共識」──共同的見解。

做為一個關心國家建設與民眾福祉的學術研究工作者,尤其想把孫中山政治思想體系,做一番科學整理的人,對他的政府論之研究是責無旁貸的!

在建國方略的「心理建設」、「物質建設」、「社會建設」三書出版之後,孫中山先生乃從事於「國家建設」的寫作,這本書的內涵包括有「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五權憲法」、「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外交政策」、「國防計畫」八冊,除「民族主義」一冊已經脫稿,「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二冊也草就大部,至於其他各冊,則只規畫思想的線索和研究的門徑而已,尚未「執筆直書」。不料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叛變,砲擊觀音山,孫中山先生數年心血所成的各種草稿及參考書籍數百種,竟全被燒掉了,殊可痛惜。如果孫中山先生的著作計劃完成,則民權主義、五權憲法、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四冊,為研究其政府論所不可缺!

是以,至今,吾人可使用的重要文獻資料,極其有限,而且零碎。主要的只有:1921年7月「五權憲法」演講詞,而這篇演講詞卻有大同小異的兩種版本,且是「從五權憲法的側面來觀察」的!不過,倘然我們再參照「孫文學說」第六章、「中國革命史」、「建國大綱」和「民權主義」演講詞等有關文獻和言論,詳細加以推理研究,當亦可理出一個頭緒來。此外,如「中華革命黨總章」,這是 孫中山手訂的,其中列有先於黨內試行五權憲法的辦法,並自謂「為數十年學問經驗之結晶」自也可供參考。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xm7QPOz.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4345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造橋減肥中醫推拿法龜山體質調理減重中醫診所桃園八德中醫調整體質減重的中醫減肥方式台中北區大腿瘦身中醫診所
桃園復興有效預防復胖的中醫減肥門診 中壢中醫減肥埋線 潭子埋線減肥體驗效果佳的中醫診所豐原不搭配西藥的中醫門診 太平腰部瘦身中醫診所 南屯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更年期發胖瘦身有成效烏日減重中醫調理 石岡不與經期衝突的中醫減肥門診 台中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更年期發胖瘦身有成效清水下半身肥胖體質的中醫減肥門診 桃園控制食慾方式的中醫減肥方式 新竹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下半身瘦身有成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re59ee01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